服務熱線 0755-85275319
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,經過多年治理,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得到較大提升。PM2.5年均值從有監測數據由2015年的30微克/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19微克/立方米,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水平,優于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。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55天,占有效天數的97.0%,環境空氣質量六項參數指標連續7年全面達標;PM10下降至35微克/立方米,首次達到國家一級標準,順利完成“十三五”控制目標。2020年,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;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珠三角排名第一,灰霾天數下降至3天,為1988年以來最少,環境空氣質量穩步邁向國際先進水平。
前瞻性研究 政策先行,為“深圳藍”保駕護航
PM2.5年均值從2015年的30微克/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19微克/立方米!每一微克的減少背后都付出了大量的工作。
深圳市地域面積小,經濟總量大,單位面積承載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遠高于其他大中城市。深圳市堅持以質量為導向的發展戰略,大力度整治大氣污染。持續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,通過建立特區大氣治理行業標準體系、產業引導措施、行政鼓勵政策等手段全面推動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減排,通過經濟手段推動大氣污染治理。
根據PM2.5污染源排放清單及源解析等研究成果,深圳市政府先后出臺了《深圳市環境質量提升行動計劃》《深圳市PM2.5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》《深圳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計劃(2017-2020年)》和2018年至2020年系列《“深圳藍”可持續行動計劃》等重要的治污方案,前瞻性的研究為深圳制定大氣治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,頒布的治理方案目標明確、減排措施合理,實施效果顯著。
機動車尾氣排放 “深圳標準”引領污染防治
深圳市機動車每公里道路的車輛密度居全國之首,機動車尾氣提放是成為了深圳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。 深圳先后印發實施了《深圳市機動車環保車型目錄管理辦法》《深圳市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監督管理規定》《深圳市機動車環保車型目錄管理和環保信息公開核驗辦法》等相關政府規章。通過“深圳標準”引領大氣污染防治工作。
從2018年1月1日起對重型柴油車全面執行“國Ⅴ+DPF”;2018年11月1日對輕型柴油車注冊登記執行國Ⅵ標準,2019年7月1日起對輕型汽油車注冊登記執行國Ⅵ標準,目前已全面實施國Ⅵ標準。2018年9月1日、2018年12月1日起分別全面供應國Ⅵ車用柴油、國Ⅵ車用汽油,實現“車”“油”標準同步提升。持續開展新車排放和環保信息公開監督檢查,加強與周邊城市的交流合作,建立完善區域聯防聯治協調機制,每年定期組織開展深莞惠黑煙車、跨境高污染車輛聯合整治行動。
深圳是全國最早全市限行黃標車、最早推廣水性涂料、最早實施船舶污染治理、最早實現公交車和出租車全部100%純電動化、最早在中心城區劃定“綠色物流區”和“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區”的城市。
VOCs治理 嚴控重點行業污染排放
經調查研究,有機顆粒物是深圳市PM2.5最主要的成分,也是臭氧污染的重要前體物,VOCs(揮發性有機物)污染治理也是深圳環保部門關注的重點。
為了從源頭治理VOCs污染,深圳先后編制印發了家具、建筑涂料、汽修、機電制造等行業VOCs治理技術規范和推薦工藝以及生產線改造技術手冊,分類指導重點行業VOCs污染治理工作。2017年2月,明確“禁止使用高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材料”及相關措施。通過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和治污保潔工程,將VOCs污染防治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點考核內容。密集制定了《建筑裝飾裝修涂料與膠粘劑有害物質限量》《汽車維修行業噴漆涂料及排放廢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》《家具成品及原輔材料中有害物質限量》《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技術規范》等系列特區技術規范,嚴格控制重點行業污染排放。
揚塵防治 擦亮“深圳藍”招牌
在地鐵十四號線的施工現場,圍擋上都架設了灑水、噴霧等裝置;運輸車輛只能在除泥、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作業場所;裸露泥地都需進行臨時綠化或者鋪裝……
城市的高速發展需要基礎設施建設,而由此帶來的揚塵問題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。為加強揚塵污染控制,改善城市環境質量,深圳全面落實揚塵防治工作,重點實施建設工程、道路揚塵防治和裸露土地治理。2017年12月,召開深圳市揚塵防治動員大會,全面開展我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。2018年3月提出了工地揚塵防治“7個100%”的治理目標,進一步加強揚塵防治監管。修訂發布《深圳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》;編制發布《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》、《房屋拆除工程揚塵防治技術規范》,為我市揚塵防治工作提供了標準化技術指導。印發《深圳市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專項方案》,印發了系列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,進一步加大工地揚塵污染整治力度。實施城市道路移動巡查和動態保潔,大力推廣道路清掃保潔沖洗機械化作業,深圳市城市道路機掃率達98.66%。